急性胆囊炎

时间
2008-12-01

急性胆囊炎本病是胆囊管的阻塞加上细菌感染而引起的炎症病变。中年中年妇女多见。主要病因是胆汁滞留和细菌感染,90%以上是结石所致,大肠杆菌、葡萄球菌、链球菌、伤寒杆菌、产气杆菌和厌阳杆菌等为主要致病菌。病理改变为胆囊壁充血、水肿、糜烂和出血,或胆囊壁血运障碍、缺血、坏疽、穿孔,造成胆汁性腹膜炎和内胆瘘。临床表现为突然发作上腹绞痛,绞痛后右上腹痛持续加重,可向右肩背部放射,常伴恶性、呕吐、发热或寒战。少数患者出现轻度黄疸。可反复发作(脂肪餐、饱食、劳累、受凉后易诱发),胆囊结石引起者,夜间发病是一特点。体检时右上腹压痛,肌紧张及反跳痛,莫非征阳性,部分患者可触及肿大的胆囊。B超、腹部X线片可协助诊断。

本病的治疗,无紧急手术指征者应卧床休息,禁食,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,抗感染,以及解痉止痛等对症处理;保守治疗无效、病情加重,及老年患者,应及时手术治疗。

本病属中医“肋痛”、“腹痛”、“结胸发黄”、“黄疸”等病症范畴。其发病机制,多因湿热、热毒、秽浊之邪内侵肝脏,致使肝失疏泄,气机不畅,逼迫胆汁外溢,中焦气机升降失常,从而出现腹痛剧烈、发热、恶心呕吐等症候。临床治疗多以清热解毒、祛湿泄浊、疏肝利胆、活血消积、通腑导滞等法为主。内外合治,中西结合,对改善病情和配合手术治疗有较好的疗效。

[临床疗效]采用纯中药治疗本病260例,病程在22天~3个月,结果痊愈246例,显效14例。